党建工作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医德医风>详细内容

清廉医院 你我共建 医德医风小故事 --京城四大名医之汪逢春:教学甚严,极重医德!

发布时间:2024/04/11 点击数: 【字体:

医德医风小故事

--京城四大名医之汪逢春:教学甚严,极重医德!

汪逢春:医者仁术也,苟利于世,不应自秘,应宜群策群力,黾勉事功,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发前人之所未发,庶可抗衡于世界,不致日趋凌替也。

汪逢春(1884年-1949年),原名朝甲,字凤椿,悬壶北京时改名“逢春”。祖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

汪逢春是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自幼熟习儒医经典,12岁开始学医,先后师从苏州名医艾步蟾先生和北京名医力钧(字轩举)先生。从1929年起,担任北京中医考试委员会主考。1938年,被推选为北京国医(中医)分会会长,创办并主编《北京医药月刊》。1942年,创办北平国医讲习班,为中医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得遇名师 两家之长1884年6月13日,汪逢春生于江苏省吴县一家书香门第。因一生中有幸遇见两位中医名师,为他成为一代名医提供了有利的契机。第一位中医师傅是苏州名医艾步蟾。艾家与汪家是世交,艾步蟾见这位6岁就接受塾师启蒙教育的汪家六少爷天资高,悟性强,一心想收他为徒。1896年6月13日是汪逢春12周岁生日,艾步蟾正式收他为徒。从此,小凤椿在继续跟塾师读《四书五经》的同时,又跟着艾步蟾学起了岐黄之术。他的天分在学习中医上也充分表现出来。他勤学好问,读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医典,常常能举一反三。同时,还涉猎历代中医各个流派的学说,沉浸在中医这个无限丰富而充满奥秘的世界里。汪逢春22岁北上进京。在北京,他又遇到第二位老师——京城名医力钧(字轩举),并为轩举先生所垂青,成为轩举先生的入室弟子。力轩举是光绪八年的举人,是学贯中西、经历丰富、见多识广、汇通中西医学的一代名医。早年曾先后拜刘幼轩和林亦莱先生为师,跟着他们攻读经史子集。这些人都是亦儒亦医、精通岐黄之术的饱学之士。他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很快成为通达医理者。后又涉猎西学,研读西医著作,并很快将中西医学融会贯通,著作《内经难经今释》使其成为名震一时的医界大家。随后,他走出国门到南洋各国行医治病、游历讲学,在不长的时间里,名声就传遍南洋各国。数年后,东渡日本,回国后编辑了《近代医籍存佚考》,为当时的中国医学界所瞩目。再后来,其足迹远涉欧洲各国。再其后,因为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诊病,赏加四品卿衔,声名大震。1911年,27岁的汪凤椿在北京前门外的西河沿五斗斋胡同租下三间房子。从此,便以汪逢春的名字,正式开始了他一生行医诊病、悬壶济世的生涯。不久,汪逢春精湛的医术就名扬北京城,前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后又租下西河沿191号院,“汪逢春医寓”从此盛名。感念师恩 从严带徒汪逢春心里一直对自己的老师艾步蟾、力轩举等先生怀有莫大的感激之情。他认为,他们向自己所传授的医术不是属于个人的私有财产,应该延续下去,不断为一代代苍生造福。汪逢春的弟子之一赵绍琴也是当代著名中医。他出自三代御医家庭,曾祖父、祖父都是清代御医,父亲赵文魁是清代最后一任太医院院使,主管太医院事务。凭着家族的中医背景,赵绍琴从小随父亲学习中医,耳濡目染加上父亲的悉心指点,可谓得到了家传。尽管有这样的条件,且家学渊源,但谦虚好学的赵绍琴还是仰慕汪逢春的医名,从1937年开始成为汪逢春的学生。对这样一位“大有来头”的学生,汪逢春一样严格要求,没有什么额外照顾,发现问题该批评就批评,当指点就指点。有一次,一位怀孕已经三个月的女士来诊所看病。这位女士得了喘咳病,一喘起来就上气不接下气,她十分担心这样会动了胎气,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赵绍琴为她做了诊断,认为应该以苏子、莱菔子、杏仁、贝母、枇杷叶等宣肺化痰的药物治疗,这样就可以达到止咳的目的。汪逢春看了赵绍琴的处方后,就像老师批改学生的作业一样,在上面写下了批语:“苏子降逆力强,胎儿受伤,甚则引起堕坠;莱菔子味辛性烈,弱人尚不可用,况孕妇乎?”汪逢春的批语对赵绍琴的触动很大。这样一个病例还不算十分复杂,但是自己在处理时,只顾其一,不虑及其他。如果这位患者的咳喘治好了,却因此影响了胎儿,给她和她的家人带来了伤害甚至是不幸,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也就是这件事,使赵绍琴真正理解了自己的父亲为什么总是说:医者,不可不慎。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