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医风小故事
清廉医院 你我共建
医德医风小故事
--时代楷模 李桓英
李桓英,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她是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医者典范,是爱国为民、开拓创新的科学大家。在建国初期,她主动舍弃国外优厚生活条件,只身回国参与建设,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她长期跋山涉水,深入麻风地区,与麻风病人共同生活,创新开展短程联合化疗并得以在全球推广,短短几年,使我国麻风病患者从11万人降至不足万人,年复发率仅0.03%,远低于国际组织标准。她淡泊名利,将所获奖励捐给“李桓英医学基金会”,选送200余学子赴国外进修学习,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2016年,95岁的李桓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正是在党的培养、支持和帮助下,我为广大麻风病患者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又给了我很多荣誉和鼓励。我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愿意以党员的身份为麻风事业奋斗终生!”2019年9月她被中宣部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不悔抉择彰显华侨爱国情怀。李桓英1921年8月出生于北京。童年时候,她曾跟随父母在德国柏林一起生活,看到了西方医学的迅猛发展。1945年,在战争中的大后方艰苦学医6年的李桓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46年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微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李桓英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推荐成为世卫组织首批官员。任职七年间,她被派往亚洲、美洲等许多国家,为防治性病和雅司等疾病在贫穷落后地区的蔓延做出了艰苦努力,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好评。那时李桓英拥有中、美两国两个知名学府的学习经历,还有联合国工作的重要经历,这样的人生轨迹,对任何青年人来讲可谓是走上了人生巅峰。但对于李桓英来讲,这却更像是今后人生道路的一个铺垫。当时,李桓英的全家已移居美国,父母兄弟都希望她留在美国。然而,面对富裕的生活和祖国的需要,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出了重大的选择。1957年,在李桓英为世界卫生组织工作7年期满时,她婉言谢绝了世卫组织“续签5年合同”的邀请,瞒着家人,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那一年,她37岁。
坚韧执着奠定科学大家典范。麻风病这个古老的疾病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历来是备受歧视的、致残的“不治之症”。上世纪70年代末,已年近花甲的李桓英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正在研究一种联合化疗治疗麻风病的新方法,药物配方已经完成,但是缺乏临床实验。为了争取到世界卫生组织免费的药品支持和实验项目,李桓英开始在全国范围进行走访调查。在李桓英的办公室有一张云贵川交通图,上面插了20多面三角旗,那是她的足迹所到之处。7个麻风病发病率较高的州和县,被李桓英选定作为治疗的试点。1982年,李桓英向世界卫生组织递交了一份关于中国麻风病情况的详细报告,世界卫生组织批准了在中国进行联合化疗方法的项目。她建立多个联合化疗的实验点做临床试验,根据我国麻风治疗标准,每年和基层麻风防治工作者一起仔细调研,前5年按月观察之后每年调查1次,前后达15年之久,进行多年的观察研究。每当想起麻风病人在承受疾病与歧视的双重折磨而痛苦凄凉的生活,她都会产生深深的同情,从而也更加坚定了她选择为最广大人民服务的决心。为了寻求更好地治疗方法,她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解决了麻风病的治疗难题,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人解除了疾苦。使全国的麻风病人从原来的11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而且年复发率仅为0.03%,大大低于国际组织年复发率小于1%的标准。1994年,这一方法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1996年,她又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促进了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2001年,她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新担当不愧当代医生榜样。1983年初,李桓英带着申请来的免费药品来到了云南省勐腊县的麻风寨。每天早上六点,李桓英走十公里的山路,经过一条河进入麻风寨,她到每一个病人的家里,去劝说他们服药。中午,李桓英总是会留下来,在病人家里吃饭。麻风村寨大多山高路险,地处偏僻,而她却不知疲倦地做了几十年。每次李桓英到一个村寨的时候,都会引来村寨里村民的一片惊奇:村寨来了个女医生,不怕麻风!她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扬头就喝,饭捧起就吃。病人试探着同他握手,她便拉着他们的手长时间不放。见到老病号,她总是亲切地拍拍病人肩膀拥抱问个好。治疗麻风她从来都是面对面地接触,没有畏惧。“我就不怕,医生不能怕!这就好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麻风菌可没有子弹厉害!”李桓英曾这样说,“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传染上——让你们亲眼看我现在能治好它!”她还会教麻风病人穿鞋。“早晨和晚上,你们要这样。”手一下子伸进病人刚脱下来的脏鞋,“摸摸有没有砂子和钉子,再穿上。”麻风病人手脚是麻木的,甚至,端滚烫的火盆都感觉不出烫手;李桓英不怕脏,为了就是教给他们防止皮肤破损溃烂自我防护的方法。她曾在勐腊遭遇坐独木舟过河翻船的经历,被捞上岸却湿漉漉地仰天大笑:“我胖得像个皮球,哪里沉得下去?”她曾数次遭遇翻车,最严重的时候被翻滚的汽车前窗挡风玻璃甩出去十多米,躺在覆盖厚厚白雪的山坡上昏过去,直到连车带人滚下坡底的其他同志从车中爬出来,找不到人,连声呼喊,才反应“我在这里!”但是爬不起来,心想骨折了,歪头一看,雪地上还有一大片血迹。七根肋骨骨裂,双侧锁骨骨折,头部还负伤缝过7针,她却还开着玩笑说:“按我坐车的概率,也该翻了!”
李桓英所用的药物,当时在国际上通常需要六至七年时间才能治愈患者,而很多病人无力长期服药。李桓英经过研究,决定将治疗时间缩短为两年,这种短期疗法在国际上尚无先例。服药的初期阶段,病人脸色发紫,有人开始怀疑李桓英的治疗方案,但十五个月后她拿出了有力证据。1950年,麻风寨里某位患者因此失去了工作,他的妻子和孩子也相继离开了他。1983年,李桓英带着治疗麻风病的药物来到麻风寨,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的这位患者第一次看到了希望。经过两年时间的治疗,寨子里的所有麻风病患者被全部治愈,1990年的泼水节,他们摘掉了麻风寨的帽子,作为一个行政村,被正式划入勐仑镇,李桓英为它取名为“曼南醒”,意思为“新生的山寨”。这一天,李桓英和人们一块跳起了傣族舞蹈。现在曼南醒村的村民通过贷款种起了橡胶树,生活渐渐富裕起来,附近其他村寨的孩子也来一起读书,原来受歧视的麻风寨孩子有了新伙伴。
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贞不渝。李桓英同志为麻风病防治事业付出了全部精力和心血,她把荣誉和金钱看得很轻,把人民的健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充分体现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为了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李桓英积极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到上百万美元防治经费,长期奔波在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7个地州、59个县镇,几乎每一个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2016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桓英教授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当月,95岁高龄的李桓英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入党是她毕生的夙愿,她终觉自己达到党员标准了。在入党申请书上,李桓英这样写道:“在多年的社会生活和医疗工作中,我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也正是在党的培养、支持和帮助下,我为广大麻风病患者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又给了我很多荣誉和鼓励。我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愿意以党员的身份为麻风事业奋斗终生!”2016年12月,李桓英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同龄人,李桓英说:“从医80多年来,我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就是能够回到祖国、报效祖国,只要我还有精力、有力量,我愿意为党和人民奉献终生”。
2019年她荣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2021年入选“3个100杰出人物”、荣获中宣部“时代楷模”称号。作为爱国奉献的老专家、新党员,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大爱,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麻风病研究的道路上,李桓英还在继续前进,不忘爱国为民初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