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修复“生命线”!佛冈人医肾内科常规开展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动静脉内瘘,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等,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永久性血管通路,是挽救患者的“生命线”。但是,由于这些通路需不停地穿刺并持续承受较大透析血流量,容易引起内瘘狭窄,并伴有血流量不足,难以满足透析患者治疗的需求。
当前,我院肾内科已常规开展放射介入和超声介入引导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为血液透析患者再次开通透析通路,维护患者透析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73岁的罗伯伯透析已有4年,因“内瘘流量欠佳2周”入院我院肾内科,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查内瘘上肢B超发现,罗伯伯透析流量仅为90ml/min,远低于常规透析血流量(200-300ml/min),会导致透析不充分,影响治疗效果,增加透析过程中的风险。
患者术前B超检查结果
经与罗伯伯详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肾内科团队为其开展PTA手术。患者术后2小时进行透析,透析流量可以达到250ml/min,手术达到预期效果,罗伯伯顺利出院。
PTA手术过程
PTA术后患者内瘘超声复查结果
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友河表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的成功应用,不仅解决了患者血管通路狭窄、闭塞的难题,更为他们的生命延续提供了有力保障。
佛冈县人民医院肾内科开展在放射介入和超声介入引导下的PTA手术已有5年,开展PTA术约200例,2024年成功开展PTA手术45例(其中一例需再次更换更大扩张球囊扩张进一步改善内瘘血管情况)。目前肾内科基本做到当日住院,第二天手术开通血管,术后当天透析,不耽误患者透析时间,透后流量正常基本可以出院。2025年,肾内科将再派出一名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血管通路手术,让PTA手术常态化开展,尤其是超声介入PTA,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用户登录